就是因为本身一个国家没多少人啊。
真豁出去打,没几次就打没了,那后面还玩毛啊?
春秋时期亦是如此。
一帮士兵打完了,回家还得种田呢。
本身粮食就不够吃,全打完了,来年集体闹饥荒?
说到底,打来打去,终归为了利益。
两国打仗,打的次数多了,就默认了一套流程和规矩了,有点问题,打呗,打反正代表我也不怂。
打到一定程度,就不打了,谈判。
然后,占便宜的多要些利益,吃亏的认点怂,下回争取打回来。
去看吧,世界冷兵器战争史,无外乎如此。
而海底城这边的战争也是一样。
打的年头长了,人鱼一族和鲛人一族甚至都产生一种默契了。
那就是大概多长时间鲛人打来一次,人鱼一族多长时间偷一些水精胆啊。
这时间越长,弄得越公式化。
可这一次鲛人来袭,就没按公式化那么来,所以当时的查雅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