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仔细为他把脉,脉象虚弱无力,又观察其舌苔,舌质淡胖,苔白腻。他思索片刻,说道:“此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之症。之前所用药物可能多侧重于消食导滞或燥湿健脾,却忽略了脾胃本身的虚弱。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为主。”
说罢,林尘开出一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酌加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渗湿之品,同时嘱咐病人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病人拿着药方,半信半疑地离去。
数日后,病人再次来到医馆,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他对林尘连连道谢,称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腹胀减轻,食欲渐增,精神也比之前好了许多。林尘看着病人的变化,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在医馆学习交流的这段时间,林尘还结识了一位擅长外科的郎中。这位郎中向他介绍了京城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进展。“如今外科手术,在清创缝合、骨折复位等方面有了新的技巧。比如,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我们会采用牵引复位的方法,配合特制的夹板固定,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在伤口处理上,我们会用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草药外敷,减少感染的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尘对这些外科知识也颇感兴趣,他认真学习每一个细节,还亲自观看了几场外科手术,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除了与郎中们交流,林尘还仔细研究医馆的病历档案。这些病历记录了多年来京城各类病症的治疗情况,从病症表现、诊断过程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一应俱全。林尘如获至宝,他从这些病历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不同病症在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差异。
在研究一份关于小儿惊风的病历时,林尘发现,京城地区的小儿惊风,多因外感风热,引动肝风所致。以往的治疗方法多以清热祛风为主,但部分患儿病情反复。林尘结合自己所学,认为可能与小儿脾胃虚弱,易受外邪侵袭有关。在治疗时,除了清热熄风,还应兼顾调理脾胃,增强小儿体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随着在医馆学习的深入,林尘的医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不仅掌握了当下医术的前沿知识,对京城常见病症的治疗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思路。
然而,林尘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医学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为了更好地应对大赛,他决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林尘听闻京城有一位隐居的老神医,医术高超,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虽然老神医深居简出,极少与人往来,但林尘并未放弃。他多方打听老神医的住处,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老神医的居所。
那是一座位于城郊的小院,周围绿树环绕,环境清幽。林尘来到小院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许久,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门口。林尘恭敬地作揖道:“前辈,在下林尘,久闻前辈医术如神,特来拜访,恳请前辈能指点一二。”
老神医打量了林尘一番,见他态度诚恳,便微微点头,让他进了院子。走进院子,林尘看到一间屋子摆满了各种医书典籍,墙壁上挂着一些奇怪的针灸器具。老神医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问道:“你对哪方面医术感兴趣?”
林尘说道:“前辈,我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尤为关注。此次参加京城的医术大赛,希望能从前辈这里学到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老神医沉思片刻,说道:“疑难杂症,关键在于辨证求因。许多病症看似复杂,实则有内在的联系。比如,有一种病症,患者全身关节疼痛,同时伴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看似多种病症并发,但实则可能是由于体内湿热蕴结,流注关节,熏蒸肌肤所致。治疗时,需从清热利湿、通络解毒入手,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