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就是,太极拳手摆出低弓箭步,用肩膀受力,这个姿势,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全身肌肉力量,然后力量最终作用于地面。
所以在多的人来推,不过是通过太极拳手身体推大地罢了,所以推不动。
当然,拳手借助全身肌肉来作为推力与大地的缓冲,虽然力量很大,但是还是有一定限度。
所以当推动的人力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只要用根劲卸力,力量就卸走了,造成排列为一排的人用力方向变化,不一致,就纷纷跌倒。
再比如形意拳,当一位形意拳手三体式站好,你用大力突然猛推,他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向后倒,而是向前趔趄。
这就是因为你推他的时候,他躯干与腿部用力,将力量作用地面上,当推的力量突然回收时,由于反作用力,身体反倒向前倒。
要想控制全身肌肉同时收缩发力,就必须让全身肌肉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
因为全身肌肉同时放松,才能同时收缩发力。一块松,一块紧,是不可能同时收缩发力的,即使力量发出去了,力量也不大。
全身肌肉放松是练整劲的基础。这就是内家拳中强调的“大松大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说,放松还不容易。说句老实话,你要想把全身肌肉放松,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往往是你越想松肌肉就越紧。肌肉放松必须是在潜意识中才能松。
但是光是“松”还不行,因为打斗中,你还要控制身形、蓄劲,都要作出相应的动作。所以做到“大松大散”的同时,还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有些练家子作了一个比喻,松的是肌肉,但是筋和骨架子不能散,练成了“形散而神不散”就好像肉挂在了筋骨构成的架子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