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是化枪为拳,拳式明显带着大枪的痕迹:鹰捉、五行拳和十二形中的大部分拳式的蓄势,都是后手拳头要搭前肘(心经的少海穴),俨然一付持握大抢的样子!
鹰捉、劈拳、钻拳、崩拳、横拳和十二形部分拳式的起钻落翻的过程中,无不是后手沿着前肘的心经从少海穴摩向到神门穴。
前手沿着后肘的心经从神门穴摩向到少海穴的,两臂心经相摩,能充分体现形意拳“打中护中”的技击特点。
肘摩肝经。形意拳讲究“手不离心、肘不离肋”的防守顾及。鹰捉、五行拳和十二形中的大部分拳式的蓄势,都是拳要搭肘、肘要贴肋的,肘尖从肝经的章门穴摩向期门穴。
形意拳的回手要以肘带手,当肘尖贴近肋时,发出“勾杆劲”,此时肘尖从肝经的期门穴摩向章门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体式的定式,要求后手的大鱼际贴气海,后肘的少海穴贴肝经的章门穴,可是现在讲究这个规矩的不多了——
一些名师大家和他们的传人所站的三体式,后肘根本不贴摩肋,喜欢“胳膊肘子往外拐”,肘肋之间可容球也!
摩胫,就是摩胫步,主要是说的下肢。胫者,乃里踝骨也。
磨胫就是一腿独立支撑,另一脚抬起,也就是鸡步独立。
要求两腿要有夹剪劲,抬起之脚的脚后跟要摩贴在支撑腿的里踝骨,然后或进或退。
摩胫步亦称寒鸡步,寒鸡步有两重含义:一是寒冬季节的鸡因寒冷时常是一腿独立支撑身体、另一只腿缩进羽毛中,反复替换,但身体仍平衡;
二是谐音“含机”待发之意,为进(或退)而蓄势。
无论五行拳或十二形还是综合套路中,磨胫步都是走拳进步前蓄势时的一个过渡的主要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