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谱说:八要者,形意拳之母也,内以练气,外以演势,无论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虚实变化,起落钻翻,皆不可须臾离之。
八要者:内要提,三心要并,三意相连,五行要顺,四梢要齐,心要暇,三尖要对,眼要毒。分论如下。
内要提者,聚提谷道,提其气使之聚于丹田。
复使所聚之气由背而达于脑顶,周流往返,循环无端,即拳谱所谓“聚提谷道内中提”也。
三心要并者,顶心往下,足心往上,手心往回也。三者可以使气会于一处。
盖顶心不往下,则上之气不能入于丹田;足心不往上,则下之气不能收于丹田;手心不往回,则外之气不能缩于丹田。故必三心一并而气可归一也。
三意相连者,心意、气意、力意三者连而为一,即所谓内三合也。此三者以心为谋,故气意练好,而后可以外帅力意,内应心意,窃谓三意之连亦以气为先也。
五行要顺者,外五行为五拳,劈、钻、崩、炮、横是也,内五行为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也。外五行之五拳,变化应用,各顺其式,则周中规、折中矩,气力之所到而架势即随之,架势之所至而气力即注之。
故气力充则架势为有用,架势练而气力乃愈增。内五行之五脏即拳谱所说“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非经精习有成打破遮拦不能聚气于丹田、运气于四肢。
四梢要齐者,舌要顶,齿要叩,手足指(趾)要扣,毛孔要紧也。夫舌顶上嗓则津液上注、血气流通;两齿紧叩,则气贯于骨髓;
手足指(趾)内扣,则气注于筋;毛孔紧,则周身之气聚而坚。齐之云者,即每一作势时,舌之顶,齿之叩,手足指(趾)之扣,毛孔之紧,一齐如法为之,无先后迟速之分。盖以四者有一缺点,则气散而力怠,便不足以言技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要暇者,练时心中不慌不忙之谓也。
夫慌忙,气必乱,慌乱之时,则手足无所措矣。
若素日无练习之功,则内中亏虚,遇事怯缩,临敌未有不恐惧慌乱而心能暇逸者。故心暇与练气相表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