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再次把张家母子不合,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晚蔡致远再次搂上吕明明的细腰出席活动,记者问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带张蕴莹出来了?他哼笑一声:“以前我闲得慌,现在没那么闲了。”
但凡了解一点蔡家和张老夫人的关系,就知道战后张老夫人得到的第一笔投资就来自于蔡致远的太奶奶陈秀英女士,而张老太太初期的几笔贷款都是蔡家的亨通银行贷给她的。
两家已经是祖孙三代的交情了,要不是张老夫人的关系,蔡致远也不可能那么照顾张蕴莹。
这个时候,港城一家电台率先把“焦点大家谈”里面崔家昌曾经想把崔慧书交给项彩英养这一段给重新剪辑出来,在上班高峰的时候播出,司机们坐在汽车里听着这一段。
民众发现崔慧书和张安康何其相似,就像那位观众发言里说的,如果崔慧书养在项彩英身边,也是今天这个样子,那么在崔家姐妹继承家族财产的时候,还会像现在一样看待吗?
一个见色起意的男人和一个在堂姐坐月子期间爬上姐夫床的女人,生出来的儿子,流连花丛,没有担当,不是像爹像妈吗?为什么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那个教养他的人?
老太太唯一的错误就是没让狗男女生的孩子自生自灭。
有人打了个电话进电台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当时死的是张老太太,那么张大小姐会怎么样?
听众打电话进去回答:“参考俞婉媚判决后说的话,可能张大小姐都活不下来。”
有人结合俞婉媚的所作所为。这个张安康的思路不是和俞婉媚母子一模一样吗?就因为张老夫人养大了他,就认为他应该继承张老夫人挣下的家业?
舆论风向形成了,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丝毫不吝啬词句口诛笔伐,骂张安康。
张安康这个时候才惊慌失措,出来说感激他妈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张蕴莹更是隔空喊话,说她不知道奶奶为她铺了这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