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小钱。
陶竹嗯了一声,闭着眸子,大脑放空,舒服的想睡,但是,想到旁边的银子,他大脑又兴奋的不想睡。
想七想八,脑子里一会儿一个想法,片刻之后,他道:“马上要过年了,朱家村的腊肉好受欢迎啊。”
当初朱村长找上黎荞,说朱家村不仅想养鸡鸭猪,还想做腊肉生意,黎荞答应了下来,将腊肉的做法教给了朱村长。
有了腊肉方子,还养了猪,于是朱家村真的做起了腊肉生意。
冬日要做粉条,所以朱家村是在春天做腊肉,他们做的是烟熏腊肉,味道好,不干硬,放在望月楼出售,不仅平城本地的人会买,一些外来的商贩也会买。
眼下过年,不少人想买些当做年货,但朱家村的人忙着做粉条,没空做腊肉,这市场就白白丢了。
朱家村的腊肉生意是要给黎荞分成的,但因为朱家村人少,做的腊肉有限,所以分给黎荞的银子其实没多少。
以陶竹此时的家底,他惦记的自然不是这点银子,他想的是让乡亲们挣钱。
他的鸭货作坊,此次准备再招五十人,争取每日能做一千只鸭子。
但说到底,他的鸭货作坊只是一个百人小作坊,规模小,提供的岗位有限。
但若是腊肉的法子流传开……
虽然乡亲们挣不了大钱,但挣个小钱是可以的。
一头猪一百多斤,去掉骨头内脏里脊等,能用来做腊肉的只剩下几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