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考那?日,宋允知这边的送行队伍可不少,他们家人整整齐齐都在,先生还领着?几位师兄前来助威,三皇子跟萧宝玄也特意过来送考,还有?不少国子监已经毕业或者还在读书的学生,听闻允哥儿即将下场,也特意赶来凑热闹。宋允知在国子监人缘不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少认识他的。
若不是沈渊他们去年?被外放出去,他们肯定也要过来。
肃穆的考场前几乎围满了人。
排着?队的学子们互相窃窃私语:“这小?孩究竟什?么来路,竟然招来了这么多人送考?”
“你?不知道?这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小?神童啊。”
前几年?不知道有?多出名呢,近两?年?兴许是因为?潜心读书,倒是没有?再听到有?关于他的事。这次听闻他要下场科考,许多人都卯足了劲,想要跟他一争高下。
若是能赢下小?神童,他们也能跟着?扬名,何乐而不为?呢?
第89章 考题 别有用心的策问题
夏国科举主要分两场, 一场是地方考,由各州县设乡试,乡贡生通过?考试可?随朝集使入京, 彼时?已近冬日,等到第二年三月左右参加礼部设的会?试, 高中即可?登科入仕。
十数年前,类似宋允知这类国子监学?生是不必参加乡试的。他?们只要通过?国子监的结业考, 便可?以自动获得会?试资格,等于比寻常百姓少了一道科考程序。
可?这份优待在?他?先生当上国子监祭酒之后便被?砍了, 那会?儿国子监没几?个人真正用?功读书, 不过?是仗着祖上有?功, 在?国子监镀层金, 而后恩荫入仕。他?先生看不惯这等游手好闲的学?子,更不喜欢这种凌驾于普通学?子之上的特权,所以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奏请陛下将这份特权给收回去了。国子监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不是给这些世家子弟取乐的。
据说?,他?先生因?为这件事挨了好几?年的骂, 报复得最凶时?, 先生不得不将家中的子孙给外放到地方去做官了。
可?即便这些权贵再?三施压, 他?先生也依旧我行我素,仍在?国子监大?刀阔斧地搞改革。这些年, 国子监的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逢乡试成绩都还不错, 会?考也能高中数人,先生实在?居功甚伟。
言归正传,不论是宋允知自己的神童之名, 亦或是他?先生关门弟子这重身份,注定了宋允知不会?泯于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