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如此!”房玄龄出列补充,“大唐同新罗、百济多有贸易往来,也有不少商船被劫掠。”
李世民道:“劫掠大唐出海商船,都是哪些人?也是高句丽所为?”
房玄龄道:“听口音,不太像是高句丽人,没抓到活口,还不敢确定。官船戍卫森严,他们多次劫掠都被打退。从民船的百姓那里得知,那群亡命之徒每每得手,就以虐杀活人,奸淫为乐,手段残忍至极。”
熟悉的作风,李世民心中有数,是倭国人,李承乾每每跟他聊起这个国家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眼下他对这些人也咬牙切齿。
“查清楚,朕倒要看看,是哪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在大唐头上动土。不管是谁,敢来羞辱大唐,那就要用他们的鲜血为大唐洗刷这个耻辱。”
李世绩道:“还有一件事情,去岁薛延陀国递上国书,约定今年二月份来长安朝见,今年又以雪灾路难行,来长安途中迷路为由未至长安,将朝拜的时间定在了四月。”
“迷路到哪儿去了?”
薛延陀国使者往西到长安,半道迷路至西南高昌,李世民早就收到消息隐忍不发,就是要大臣们提出来,顺手收拾高昌,两年后讨伐薛延陀国的借口也有了。
“高昌!”李世绩回答,又补充道:“高昌国王大礼相迎,薛延陀国使者到高昌之后,高昌以雪灾,国内不稳为由封国,截断大唐商队入西域的路。”
“降而复叛,这样的属国要来做什么?”李世民目光扫向众大臣,“鄂国公,你们父子可愿意出征高昌,擒了鞠文泰来长安?”
鞠文泰那个德行,打高昌直接是捡功劳,出动李靖那都是羞辱李靖。
一个尉迟恭就够了,尉迟宝琳是他为李承乾准备的心腹,刚好给个立功的机会,回来就能接下东宫右屯卫中郎将一职。
尉迟恭当即下拜,“陛下有命,臣与犬子万死不辞。”
李世民点头,遂命人去传尉迟宝琳、杜荷入太极殿。
当即下诏,尉迟恭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尉迟宝琳为明威将军,领兵五万出兵高昌,改高昌为西州,命张亮为西州刺史,杜荷为西洲太守,负责善后安抚工作。
杜荷是李承乾的狗头军师,本身也有些能力,对李世民而言,这货只要不造反,那就放心的用,造反也没事儿,别鼓动李承乾造反就行。管理好西洲,过个一年左右,将人调入东宫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