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1951之大国重器 > 一百一十五章 人造卫星(第3页)

一百一十五章 人造卫星(第3页)

“0.01度!”老陈惊叹道,“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之前的目标是0.1度,现在居然能达到0.01度,这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水平啊!”

“是啊,”李子腾微微一笑,“这得益于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我们的控制算法经过多次优化,能够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下实时调整卫星的姿态,确保卫星的稳定运行。”

“李总工,卫星的通信系统测试结果怎么样?”小张问道,他一直负责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工作。

“通信系统测试也非常顺利,”李子腾说道,“我们采用了最新的Ka波段通信技术,卫星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速率达到了10Gbps,这比传统的通信速率提高了10倍。同时,我们还增加了冗余设计,确保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10Gbps!”小张兴奋地说,“这太棒了!有了这样的通信速率,我们可以在太空中实时传输高清视频和大量数据,为国家的航天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

“不仅如此,”李子腾补充道,“我们还对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测试。在模拟太空环境下的强电磁干扰下,通信系统依然能够稳定工作,误码率控制在10^-9以下,这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水平。”

“李总工,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倾角是多少?”老陈又问道,他对卫星的轨道参数非常关心。

“卫星的轨道高度设定为700公里,倾角为98度,”李子腾回答道,“这是经过多次计算和模拟得出的最佳轨道参数。在这个轨道上,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同时避免了与国际空间站等其他航天器的潜在碰撞风险。”

“700公里,98度倾角,”老陈点了点头,“这个轨道参数确实很理想。这样一来,我们的卫星可以在太空中稳定运行,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供持续的支持。”

“李总工,卫星的发射窗口是什么时候?”小张问道,他对卫星的发射时间非常关注。

“发射窗口已经确定,”李子腾说道,“根据轨道力学计算和气象条件,我们选择在下个月的15号进行发射。发射窗口为北京时间上午10点到12点之间。这个时间段的气象条件最好,同时也能确保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精度。”

“下个月15号!”小张兴奋地说,“时间紧迫,我们得抓紧时间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没错,”李子腾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需要对卫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调试,确保每一个系统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我们还要和航天部门紧密合作,制定详细的发射计划和应急预案。”

“李总工,我们有信心!”小张坚定地说道,“我们已经克服了这么多困难,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一定不会掉链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