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就是个象征。
自从唐朝出了个狠人,殿试就不会刷人了,就是生员们在皇帝老子面前露个脸,拥有一个天子门生的名头,而后就是定下新科等级,拿到进士身份,成为官僚集团一员。
当然了,古往今来,能一年完成县试到殿试的,几乎没有。
科举这条路是登天青云路,却也不是这么好走的。
首先交通条件就限制了许多人,大渊朝地大物博,不少地方,你光是赶到京城,路上消耗的时间动辄就是半年,甚至是一年时间。
赵清虎所在的庆州还好,毕竟有水路直通运河,能走运河入京城。
他们这里是有条件,制造一个一年过六关,过关斩将直面天子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
其次,科举也是很消耗精力的。
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来说,考完一次乡试,就要丢掉半条命。
即便是通过了,往往也会沉淀一番,不仅是学问要继续精进,身体也要养一养,以备三年后的秋闱。
五郎参加今年的院试,需要去江北路首府,登州府。
学正、巡抚是此次院试的主持人,地点就在登州府的贡院内举行。
赵清虎的官身用不上了,院试可没人敢给他面子。
毕竟过了院试就是秀才,秀才功名是有许多特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