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秀水市场生意冷清,主要是缺乏特色。”陆青山回到座位,掏出一张手绘的规划图,“我的想法是,按地区划分摊位。东北专区卖人参、鹿茸、木耳;西北专区卖枸杞、红枣、胡麻油;华南专区卖荔枝干、龙眼、陈皮……让全国的特产都在这里汇聚。后场做好冷库冻库。”
田秘书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这个想法确实大胆。
“而且,”陆青山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定期举办特产节,邀请各地的农民代表来京展销。既是商业活动,也是文化交流。外国朋友通过这个窗口,就能了解到中国农业的丰富多彩。”
林部长沉默了一会儿,仔细翻阅着陆青山准备的资料。
会客室里只听得见翻纸的声音和墙上时钟的滴答声。
“青山同志,你这个想法确实不错。”林部长终于开口,“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陆青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您请说。”
“第一,资金问题。你准备投入多少钱?”
“我初步估算,包括租金、装修、初期运营资金,大概需要七十万左右。”陆青山早有准备,“我们厂子的利润、银行的无息贷款,加上我个人的积蓄,资金方面没有问题。”
“第二,管理问题。你人在白山,怎么管理北京的业务?”
“我大哥青原在黑龙江种稻米,对农业特产很了解。我妹妹小雨也有商业头脑。我准备让他们常驻北京,负责日常管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部长点点头,又问:“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你真的有信心把秀水市场搞活吗?现在那里可是门可罗雀啊。”
这是陆青山最担心的问题,因为他不能说出前世的记忆。他只能凭借逻辑推理来说服林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