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的这番话,让苻生的杀意稍微减轻了一些。他虽然还是有些醉意,但也觉得苻坚说得有些道理。最终,苻生放下了手中的剑,放过了苻坚。
然而,这一次的经历却在苻坚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政变的种子。他意识到,苻生这样的暴君不可能长久统治下去,而自己如果想要拯救前秦,就必须采取行动。
当天夜晚,万籁俱寂,苻坚却并未入眠。他心中暗自思忖着苻生的残暴统治,深知若不采取行动,前秦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他决定秘密联合朝中那些对苻生心怀不满的大臣们,共同策划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这些大臣们同样对苻生的暴行深恶痛绝,他们与苻坚一拍即合,迅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拉拢可靠的军队,同时严密监视苻生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破绽。
在这紧张而又刺激的筹备过程中,苻坚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决断力。他巧妙地布置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政变能够顺利进行。而那些大臣们也都各显神通,为政变的成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终于,经过数日的精心策划,政变的时机终于成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苻坚率领着他的亲信们如鬼魅一般潜入皇宫。苻生此时正在寝宫熟睡,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苻坚等人迅速控制了皇宫的要害部位,将苻生的卫队一举击溃。苻生在睡梦中惊醒,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惊恐万分,试图反抗,但已无力回天。很快,他就被苻坚等人抓获。
苻生被废黜后,苻坚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前秦天王之位。他的智慧和勇气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前秦的臣民们对这位新天王充满了期待。苻坚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决心励精图治,带领前秦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登基后的苻坚,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前秦黑暗的天空。他在皇宫门口高高地挂起了一块硕大而醒目的“招贤榜”,那榜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向天下宣告着他求贤若渴的决心。这一举动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有识之士闻风而动,纷纷涌向京城,希望能在这场公开选拔中一展才华。
他摒弃了传统的门第观念,亲自面试那些来自寒门的子弟。无论他们的出身贵贱,只要拥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都有机会得到他的重用。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打破了长久以来社会阶层的壁垒,为那些有才华却无背景的人提供了一个崭露头角的平台。
有一天,一个名叫王猛的布衣前来应试。王猛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对天下大势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当苻坚与他交谈时,两人从治国方略谈到天文地理,话题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流畅,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共鸣让他们越聊越投机,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苻坚激动地抓住王猛的手,感慨地说道:“孤得卿,犹玄德之遇孔明也!”然而,这一举动却在氐族老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对苻坚重用汉人王猛感到极度不满,纷纷跳脚反对道:“陛下,王猛是汉人,咱们氐族兄弟才是自家人啊!怎能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呢?”
面对氐族老臣们的强烈反对,苻坚却毫不动摇。他坚定地摆摆手,目光如炬地看着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孤用人唯才,不论出身。王猛之才,实乃国之栋梁,若不能为孤所用,实乃国家之损失。孤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人才不分胡汉,谁行谁上!”在苻坚的大力支持下,王猛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苻坚最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