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赵志明,土壤学家。"林少校指向旁边一个身材瘦高的男人,"他在西北荒漠治理方面有十年经验。"
赵志明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话。
团队的气氛很专业,但也很紧张。没有人闲聊,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声音和偶尔的数据汇报。方稷试图融入,但他总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这些人不是他的旧团队,他们更像是被精心挑选的零件,组装进这台名为"机密"的机器里。
研究进度比想象中更快。
陈岚的基因测序团队在三天内完成了野生小麦的全基因组解析,赵志明则模拟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数据。军方甚至调用了卫星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全球类似作物的种植情况。
"方教授,您看看这个。"一天深夜,陈岚突然叫住他,指着资料。
屏幕上是一组基因对比图,野生小麦的6B染色体上有一段异常活跃的序列。
"这段基因不仅调控抽穗时间,还影响了根系的水分吸收效率。"陈岚的声音透着兴奋,"如果我们能把它导入普通小麦……"
方稷盯着数据,心跳加速。这将是农业史上的革命。
但下一秒,他的思绪又被拉回现实,这样的发现,会被如何使用?会被谁掌控?
夜深人静时,方稷独自站在基地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漆黑的戈壁。风卷着细沙掠过围墙,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现在的科研,更像是一场军事行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
"睡不着?"林少校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