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通商既兴,沿海商埠必繁荣昌盛。商税、船税等财税收入亦将大幅增加,充盈国库,于朝廷大有裨益。
且沿海百姓可获更多生计,出海贸易、造船修船等行当将蓬勃兴起,稳定沿海局势。”
户部尚书闻言,上前附和:“徐御史所言极是。沿海通商,贸易往来频繁,财税收入可观。朝廷可设专门机构,管理通商事务,规范贸易,确保税赋征收。”
然而,刑部尚书却面露忧色,出列谏言:“陛下,通商虽有诸多益处,然海上凶险,海贼出没无常,商船安全如何保障?且与外邦通商,人员往来繁杂,恐生治安隐患,还望陛下三思。”
徐卿赶忙回应:“陛下,可增派水师,巡逻海疆,保商船安全。至于治安,可设严苛律法,规范往来人员行为。”
朝堂之上,浙东集团力主沿海通商之策,引得群臣各抒己见。
谈及通商需增派水师护商船安全时,工部侍郎李大人面露难色,出列奏道:“陛下,增派水师,军费开支势必大增。购置战船、招募兵勇、日常操练,皆需耗费巨额银钱。”
此时,一向心系民生的左佥都御史王大人拱手进言:“陛下,当下大明民生尚需改善。诸多州县水利失修,农田灌溉受阻,百姓收成不佳。
且道路桥梁破败,交通不便,商贾往来亦受影响。
若将大笔财政用于增派水师护航通商,恐非明智之举。
此等银钱,不如用于治理民生,修缮水利、整饬道路,切实惠及百姓,稳固国之根本。”
户部尚书亦点头称是:“陛下,王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国库虽非匮乏,但每一文钱皆当用在刀刃。
通商虽能带来财税,然前期投入巨大,且收益未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