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水泥官道之上,车驾行时四平八稳,较往昔官道舒适甚多。
如此,非但可延马车之使用寿命,赶路速度亦能加快。
于物资运输而言,裨益颇大。
朱元璋端坐车驾之中,行于这水泥官道,神色欣然。
待至中途停歇,他步下车辇,轻抚官道,回首对百官赞道:“此水泥官道,坚实平整,车行其上安稳异常。
往昔官道颠簸,马车损耗颇速,如今行此道,马车寿长,行程亦速。
且物资运输,更为便利。
实乃利国利民之壮举,往后各处皆当仿之,以兴我大明交通,促四方繁盛。”
工部官员听闻朱元璋所言,心中大喜过望。
彼此相视间,难掩兴奋之色。
为首的工部尚书赶忙躬身,喜形于色道:“陛下圣明!既有此旨意,我工部定当全力而为。各处仿建官道,虽任务艰巨,然我等必精心筹划、用心督造,不负陛下所托,让这利国利民之水泥官道遍布大明疆土。”
言罢,众工部官员纷纷附和,干劲十足,皆觉未来时日,工部定能大有作为。
户部尚书趋前一步,谨慎道:“陛下,工部既有决心,实乃幸事。
然臣以为,这水泥官道建造,可应以天府为中心,徐徐向四周扩散。
若于全国范围大规模铺开,所需人力、物力、财力靡费巨大,国库恐难支撑,压力剧增。
循序渐进,既能保证建造质量,又可让国库有充裕时间筹措资费,稳步推进,方为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