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大明辽国公 > 第346章 治民当知民(第2页)

第346章 治民当知民(第2页)

四时之变,于农事影响至深,关乎百姓生计。

朱允炆见朱雄英问住翰林学士,恐其再露锋芒。

但见朱允炆步出,为翰林学士辩之。

朱允炆从容而出,引儒家经典云:“士志于道,耕织之务,或非其专。古之圣贤,重仁礼义理,以明道济世为任。农事虽要,然各司其职,翰林学士心忧天下大道,农事之微,未深谙亦情有可原。”

朱雄英未料其弟朱允炆竟助翰林学士,遂问曰:“允炆,既汝如此言,为官者岂非治民乎?然不知民生状,又何以言治民?”

朱允炆乃言:“为官治民,古已有之。为官者,岂必尽知百姓诸事?”

朱雄英遂问朱允炆:“朝廷赋税所出何处?国家最大之组成者为何?”

朱允炆答曰:“赋税源自万民,至于国家,以疆土、臣民为基,二者皆重,难分轩轾。”

朱雄英闻之,神色肃然,诘问朱允炆:“既知赋税自万民出,国家以臣民为基,然为官不知民生农事,何能轻赋养民,使国安泰?若不识民之根本,又何以治之?”

朱允炆面色微赧,强振精神,引儒家经典辩道:“《论语》云‘君子不器’,为官者当怀治世大道,岂拘于农事细务?然,心怀仁政,亦能使民归心、国自宁。”

其言虽出,然声微颤,底气颇显不足。

朱雄英朗声道:“不知百姓艰辛,焉能施行人政?君臣若罔顾民之困苦,又何谈与民休养生息?徒尚高谈阔论,而不恤民生,绝非为官正道。民者,国之根本,不知其艰,为政如无根之木,难以为继。”

朱允炆眉头紧皱,硬着头皮辩驳道:“自古君臣民之纲常有序,君在上,臣辅之,民从焉。各司其职,井然不紊。为官者遵纲常,奉君令,以礼义治民,何须事事亲知民生?守此大纲,方为正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