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哂笑:“好一个‘有何难’!汝可知辽东这些年,政策几经更易?每次更改,牵涉多少人?背后权衡,岂是一纸公文可定。试问,汝等之中,几人能如辽东官员般深入基层调研,且得出详实结果?又怎能确保调研精准,尽展百姓之意?个中情由,大家心里皆明。”
张毅心中存疑,面上却带着几分试探的笑意,缓缓开口道:“刘公,自商议辽东军政分领之事起,公便屡屡为辽东说话,诸多建言皆似心心向着辽东。我等心中实有困惑,刘公如此,莫不是与辽东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连?”
刘伯温闻言,神色一凛,看向张毅,道:“张大人何出此言!我之所言所行,皆为大明江山社稷考量,岂是你所想那般狭隘。
辽东之地,历经多年经营,方有今日之成果。其土地政策、营商环境等皆有独到之处,这是大明别处难及的。
我所担忧,是贸然推行那些未考量辽东实情的政策,会毁了辽东来之不易的局面。”
张毅却未就此罢休,依旧不依不饶道:“刘公这说辞,虽看似有理,可难免引人遐想。辽东诸多事务,刘公竟如此清楚,又极力维护,实在让人费解。”
刘伯温长叹一声,满是失望:“张大人,你只知猜忌,却不明白其中利害。我清楚辽东事务,是因我心系天下,各处情形皆有留意。
我维护辽东,是不想见大明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一处地方,因不切实际的政令而衰败。
你若只纠结于无端猜测,而不认真思考如何治理辽东,实非大明之福。”
张毅面露愠色,道:“刘公,观您所言,莫不是意指满朝群臣皆不及一个辽国公?”
刘伯温毫不留情,直言:“你可比得上辽国公?”
话不投机,张毅与叶琛怒形于色,愤而离去。
二人心中不忿,遂又往寻李善长,向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