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大明辽国公 > 第374章 闻着味就来了(第2页)

第374章 闻着味就来了(第2页)

今若再于修河一事上开支如此巨大,朝廷拨下的赈灾钱粮本就有限,既要赈济灾民,保障其基本生计,不致饿殍遍野,又要应对修河之工钱支出,实是捉襟见肘。

山西财政,向来并无太多盈余,如今这般,恐如负重之舟,不堪重负啊。

且不说修河工期长短未知,每日工钱所需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若财政一旦支撑不住,修河之事中途停滞,那便前功尽弃,届时黄河水患未除,又添诸多麻烦,百姓更受苦楚。

再者,若因工钱不能及时发放,惹得民夫怨声载道,生出变故,亦是棘手。

周大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务必寻得两全之策,既能顺利修河治水,又可保山西财政平稳,不致引发更多祸端。”

周全见华克勤满脸忧虑,遂说道:“华大人,且放宽心。此番以工代赈之法,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以灾民为主体参与修河,看似支出工钱,然细算之下,却大有裨益。

灾民本就需朝廷赈济,若单纯发放钱粮,不过解一时之困,且易滋生懒惰之风。

今让其参与修河,以劳作换取工钱,既能得赈济之效,又能激发其自救之心,重拾生活希望。

至于招募之辅助民夫,人数相较灾民主体为少,所需工钱亦在可控范围。

如此,赈灾与治河同步推进,既解黄河泛滥之患,又赈济受灾百姓。

再者,河患既除,日后山西之地可保长久安宁,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商贸往来亦可重兴,此乃长远之利。

从短期看,虽有工钱支出,但长远观之,实乃为山西未来奠定根基,并不会给财政带来难以承受之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