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秦王与晋王皆举兵征伐鞑靼,边关防范森严,走私行径难以为继。
晋商素与晋王交情疏浅,又兼万民商会借势崛起,致使晋商手中盐茶销路大减,积压颇多,处境愈发困窘。
于山西之地,万民商会所售商品,物美且价廉,供应充足。
与之相较,晋商之盐茶,渐感压力,竟有些难以支撑。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晋商身处困境,权衡之下,决意冒险与鞑靼商议,冀图打通走私之路,以解当下盐茶滞销之困局。
晋商所遣之人归,携回消息,言鞑靼对盐茶确有所需,然相较之下,其对铁之需求更为急切。
线人禀道:“鞑靼贵族言,若吾等可供应足量精铁,彼便会加大盐茶采购,较之前更为可观。”
有晋商起身,来回踱步,喟然叹曰:“唉!可民间严令禁私自锻铁,若贸然为之,一旦事发,其罪远甚于走私盐茶,实乃棘手难题!”
一人接话道:“吾等贩卖盐茶,罪责亦非轻,然至今未遭大祸。但此番精铁贩卖,着实棘手。朝廷对锻铁监管极严,且欲将其运出,谈何容易。”
众人皆明,晋王处决然无通融之路。今时晋王得万民商会襄助,对彼等晋商,定无善颜。思及前番黄河泛滥,彼时若肯稍出钱财、粮草,或不至如今这般困厄。
有晋商开口相询:“大同府处,吾等可还有相熟之人?若有之,或可从此处分批将铁运出。”
于大同府有产业之晋商答曰:“卫所之中,确有人脉。然晋王于沙井屯兵,此乃必经之路,实难绕过。且沿途道路崎岖难行,若行事不慎,一旦被察,便是灭九族之大罪,不得不慎啊!”
一众晋商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却终难觅良策。
目下居延海、沙井与北平方向,皆有驻军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