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莺儿立刻从木易膝上滑下来,像只归巢的小鸟般扑向父亲。
木萧一把接住女儿,抱起来掂了掂:“嗯,莺儿精神头不错。”他抱着女儿走到妻子身边,对徐氏柔声道,“感觉可好些了?昨晚大夫说你需要静养,别太劳神。”
“好多了,夫君。”徐氏看到丈夫,眼中多了几分安心和依赖,“正和易儿说起路上的事,还有那两位救命恩人。”
木萧点点头,抱着莺儿在榻边坐下,一家四口难得地聚在一起。
“都过去了,人平安就好。”木萧轻轻拍着莺儿的背,“这次真是多亏了那两位义士,陈锋和叶承。此恩,我们木家必铭记于心。”
阳光透过窗纸,在地面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劫后团聚的淡淡温馨。木萧逗弄着莺儿,询问她路上的见闻,徐氏坐在一旁,含笑看着,偶尔补充几句。
木易安静地坐在一旁,给母亲续上温水,为妹妹剥开一颗蜜饯,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然而,这温馨之下,暗流从未停歇。
木易能清晰地感受到父亲抱着莺儿时,手臂肌肉那不易觉察的紧绷,那是极力压抑的愤怒与后怕。
当徐夫人再次提到薛举及其手下目标明确、下手狠辣时,木萧逗弄莺儿的动作微不可查地停顿了一瞬,眼底深处寒光乍现,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木易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掩去自己同样变得锐利的眼神。
叛徒!这个念头如同毒蛇,噬咬着父子二人的心。
一顿气氛看似融洽的早膳过后,木萧放下碗箸,用布巾擦了擦嘴角,动作从容。
木萧陪着妻女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徐氏眉宇间的倦色越来越浓,便道:“一路颠簸惊吓,又说了这许久的话,想必也乏了。你先带着莺儿好好歇息,我还有些事要与易儿交代。”
徐氏确实精神不济,顺从地点点头,拉着还有些不舍得离开哥哥的莺儿起身。
“哥哥,你下午还来看莺儿吗?”莺儿仰着小脸问。
“当然来。”木易笑着承诺,“哥哥还要检查莺儿的功课有没有落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