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数武将有统领十万军队的才能,天才中的天才才有统领百万大军的能力,杨忠嗣显然就是此类将领。
听到李彻言语恳切,杨忠嗣眼神中犹豫之色更浓。
“老夫......老了,如今奉军所用的是火器战法,老夫对此一窍不通,怕是难当重任啊。”
晚上李彻亲卫手枪齐射那一幕,到底还是深深震撼了杨忠嗣,甚至让他对毕生所学的兵法都有了动摇。
火器威力太过骇人听闻,区区三百人的连射,却有千军万马倾泻箭雨的威势,让他如何不精?
李彻闻言,微笑道:“我听闻古有廉颇六十挂帅拜相,姜尚七十遇文王,暮年归周。杨叔如今耳顺之年,尚是奋斗的时候。”
杨忠嗣愣了愣,随即哼了一声:“老夫今年还未到六十!”
李彻顿时有些尴尬。
杨忠嗣征战四方,每日风吹日晒,故而更显老态,自己说六十还是往少了说呢,哪想到......
“却是本王走眼了,杨叔莫怪。”他咳了咳,继续道:“至于火器之事,难道杨叔初到西域就会在大漠作战?您刚到关外,就擅长在风雪与蛮族骑兵对决?”
“火器之应用并不难,杨叔天纵之才,只需用心钻研一段时间,必能有所成就。”
李彻从后世而来,自然清楚年纪大根本不算什么硬伤。
别说五六十岁正值壮年了,就是七八十岁的人,才思敏捷不弱于年轻人的也大有人在。
当然,还是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