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的制度无法长存,每当改朝换代,制度便会面临洗牌……而法统,却是从汉武时传承至今,几乎没有断绝。若能将大明与法统捆绑在一起,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
而什么是法统?法统,即为皇帝治理国家的依据。
如董仲舒,从春秋到汉初的诸多离乱之中,为汉武帝总结出了新的法统。
大明要更改法统,也当从汉到元时的离乱中,总结出新的规律。
天子,朝臣,百姓,到底该是什么关系?
赵宋亡国,元廷崩溃……几百年的惨痛教训,该从中学到什么?
皇帝,该用什么样的名义如何治理天下?
这一连串的宏大问题,拷问着当世的聪明人……刘伯温、宋濂,乃至现在的老朱,或许都曾经有过思索,他们犹豫和纠结着,对未来没有信心。
最后才决定,在现有的法统上修修补补,拿来就用……毕竟现有的法统已经被验证了,至少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保证皇帝的至高无上。
保证“家天下”的合理性。
大明开辟了新的时代,却又仿佛只是其他封建皇朝的幽灵,这个新生的皇朝一只脚踏进了新的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泥潭里挣扎。
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老朱好容易推翻了大元朝,最后,仍旧选择了原有的,汉武帝时代传续下来的法统。
大明的剧本,也就和先前的历朝历代几乎相同:依旧是从强盛,渐渐走向了文恬武嬉。
党争不断,改革推行不下去,皇帝越来越昏聩无能,边境的蛮夷崛起,最终凄惨亡国……重温旧梦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