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那时候还担心,这城里,必然要冻死了人,甚至想着要着内阁去拟了赈灾的事宜。然而后来竟看到奏疏上说,城中百姓竟无一人冻死。”
“仰赖的,就是这毛衣和煤炉啊!有了这些东西,这顺天,确实称不上是苦寒之地了。”
他背负双手,昂首向天,看着飘飘洒洒落下的雪花。“日后便当真成了苦寒之地,那又如何?”
“百姓受得,咱朱家后人自也该受得!与百姓感同身受,才能知道重视民间疾苦。”
“咱有意,将大明都城迁到这顺天来……那恩科之事,给咱敲响了警钟啊!”
“都城在南,朝中大臣们享了江南温柔,就忘了北地百姓还处在苦寒之中,一心只想着为南人张目……标儿是咱一手教出来的,不至于偏听偏信,倒也罢了。”
“南边毕竟远比北面富庶,若是后世有哪个皇帝没有这份英明,居住在南边温柔乡中,忘了这北边的半壁江山,如那弱宋一般偏安一隅,那岂不是败坏咱的英名?”
“还是要将都城迁到北边来……皇帝既在北边,朝廷就不至于忘了北面的百姓。”
“况且这顺天府是个好地方,定都于此,北可联通草原,东可扬帆出海。联通四方,着实是个不错的帝王基业。”
老朱想要迁都北方,众人都是知道的。朱肃知道的更多,老朱是想着日后若是小冰河时期来临,大明皇帝若是身在南边,无法对北面的严寒感同身受,或许会将北边视为累赘。
而若是定都北方,朝廷就必须要投入资源来经营北面。小冰河时期若来,借助经营许久的商道、水路,抗灾能力也能更好些。
而选定顺天,其实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毕竟老朱原本瞩意的地方就是西安、顺天。既然西安已被否决,剩下的顺天被选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既然要迁都此地,那么这城中,可该好生经营一番才是。”徐达道。
“老哥哥,可需要我徐家支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