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达尔马提亚在奥匈帝国的划分中,从一开始就带有制衡目的,因为奥匈帝国是众所周知的二元制国家,所以奥匈帝国整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也就是内莱塔尼亚部分,也可以称为奥地利统治区域。
而另一部分自然就是匈牙利统治区域,也可以称为外莱塔尼亚。
而在奥匈帝国成立之初达尔马提亚和克罗地亚,两地人口结构相似,且相互接壤,主要以克罗地亚人居多。
但是克罗地亚却属于外莱塔尼亚,而达尔马提亚则属于内莱塔尼亚,也就是分别以布达佩斯还有维也纳为首,这种划分显然有压制克罗地亚人的想法存在。
在东非的推波助澜下,更是加速了达尔马提亚和克罗地亚的裂隙,即便奥匈帝国解体,克罗地亚也不大可能像前世一样接管达尔马提亚。
整个普洛切的城市风貌和19世纪末的东非很像,带有东西方结合特征的德意志人,可以说满大街都是。
有不少东非企业在这座城市投资,东非资本也是普洛切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达尔马提亚的地形以山地居多,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更何况这里兼具海运优势,所以近些年来,达尔马提亚的工业发展在整个奥匈帝国算是相对来说比较快。
一战后,东非对当地的投资重新续接,这里也成为了东非和奥匈帝国经济领域合作的重点港口地区之一,仅次于北部的的里雅斯特港还有威尼斯港。
当然,除了普洛切等少数城市以外,达尔马提亚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达尔马提亚非常适合经济作物的种植,是奥匈帝国葡萄,橄榄,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重要种植区域之一,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当地的平原面积较少。
而且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这也是近些年来,德意志人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洛切市征兵处。
征兵官赫尔正在征兵处向前来报到的预备役士兵们介绍道:“根据帝国的要求,整个达尔马提亚王国这次要征兵大约两万人,我们普洛切市这次也在其中,按照人口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至少要完成两千的最低份额。”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担心,这次征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前往帝国各个区域,尤其是波斯尼亚等地,进行维稳,大概率不会遇到战争爆发。”
显然,在一战中,达尔马提亚兵员的表现,赢得了奥匈帝国政府的信赖,除了英勇善战以外,达尔马提亚军队的忠心程度更值得维也纳的重视。
具体表现是达尔马提亚的士兵具有更好的服从性,且没有其他奥匈帝国地区那么强烈的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