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下来,曹秋成把介绍人“得罪”光了,都说曹公子要求太高太难伺候,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样的,相亲的那道窄门被他关上了。想要他主动结婚,父母又等了几年,一开始还问问,后来知道问了也是白问便放弃了。
“哼!不急!每次出去开会有人问起你,我都不好意思说,真是!”蔡红英提起这些就频频摇头。
吃中饭的时候,曹秋成把带来的酒打开,先给父亲曹峰斟满,“爸,这是临水当地的酒,产量不大也不外销,但口味很好。你尝尝。”
曹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回味了一下之后,“是不错。”
“这酒还不上头,喜欢的话我以后给你直接从酒厂拿。”
“你少给你爸灌**汤,他血压最近一直很高,你还给他喝酒。”蔡红英没好气地说儿子。
“少喝,少喝,一点儿不喝也不成啊!”曹峰叫道。他可是个爱酒的人,也能喝,儿子就遗传了他的好酒量。
“你们爷俩碰到一起就是酒,一个老酒鬼,一个小酒鬼。”蔡红英揶揄。
“你看你,秋成很少回来,我也就他回来才喝一点儿,你管得也太严了。”曹峰说完,又赶紧喝了一大口,深怕蔡红英把酒收了去。
曹秋成在一旁但笑不语,父母年轻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回到家也是围绕工作展开话题,老了之后反而亲密起来,像是两个老小孩儿。
吃完中饭,蔡红英回房午睡,曹秋成跟着曹峰进了书房。茶几上放了一堆报纸,曹秋成坐下翻了翻,都是《人民日报》和本市党报。
曹秋成从小就被曹峰要求看《新闻联播》还有《人民日报》,曹峰告诉他,从《新闻联播》里可以嗅出不同的政治信号,譬如某位领导很久不露面了,某位领导最近经常出现,或是某人突然露面,这都是有原因的,要根据情况及时解读出政治风向的变化。而政治风向有大动作的时候,《人民日报》一定会出重要社论,而这个社论比新闻联播还能带来更多的信息。
“你对这次的社论有什么看法?”曹峰一坐下就亮给儿子一个问题。
这是父亲在考他,虽然他不在政府机关工作,可从商和从政一样,都要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多亏父亲从小对他在这方面的培养,曹秋成有着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