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吧,机缘巧合下有过几面之缘。”
这些天,言灿森一直住在宾馆,可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便想着去租房,本想着去找苏南,或许他能帮上忙,可毕竟也只是露水情缘,自已动了心,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呀,想想还是算了。
无奈自已眼下的经济情况,好像只能考虑城中村了,于是就去找读书时偶然认识的现在混迹在城中村的朋友华子哥了。
城中村的生态环境在这座钢铁森林显得难能可贵,蚊虫、蟑螂、老鼠,能够让人时刻感受到人类在地球上并不孤独。
城中村是城市的褶皱。自九十年代城市扩张以来,大量城中村涌现。它们是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处置的夹缝地带,缓解了阶层分化,容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群和底层人民,又长期面临“影响市容”、“安全隐患”等指责。
这里到处都是昏暗拥挤的楼房,抬头只能看见一线天空,连一片完整的蓝都难以寻觅,下水管道还会不时地发出声响,窄巷里空调机滴水犹如下雨,可这却从不缺租客。
言灿森第一次踏进传说中的城中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气味,是街道上小吃摊的食物香气混杂着一丝深巷中潮湿的味道,送外卖的电动车咻咻地在身旁穿梭,走两三步就有各种一手房东二手房东问要不要租房。唯一的主干道只能刚好通过一辆小汽车,房屋与房屋之间近得伸手就能和隔壁栋的打牌。
言灿森目的是找一个各项设施还不错的单间,除了基本的床、桌子、厨房设施之外,最好还要有空调和洗衣机。
前一天晚上,华子哥问言灿森:“你大概想找什么价位的?”
“不要太贵,一个月大概600元左右。”
“这个价格有点悬,握手楼的条件很差,两个人在过道相遇,一个人甚至要侧身让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在朋友看来,这是言灿森难以想象的画面。
“到时候再看吧。”
言灿森这个朋友,华子哥已经是这座城市五年多的老租客了,各种租房的门路、注意事项已经非常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