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据考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实未必,说源自岳飞也不是没有可能,武艺出自名师周侗,能写出九要论也足以证明。
且岳飞一生征战,实战经验丰富,一杆六合枪出神入化,还有比这再能提炼理论的场合吗?
一篇满江红也足以印证岳飞的气节和雄心,没有过人的武艺和睿智如何能让金兀术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啊。
岳飞蒙难,所有与他有关的史料都被毁,真实的经历和战功被轻描淡写。
以致很多年后,其孙子要四处搜集爷爷的遗迹和文字,期间又会有多少东西被埋没在历史的云烟里?
岳飞手下战将如云,一同出生入死,切磋武艺也是必然的,更会有人传承。
在南宋末年又遇上崖山之难,精英几乎全部殉国,又有谁会对岳飞写传记和彰显其武功?
好东西自然会历尽千难万险也会留下来的,就像长江东流百折不回终归大海,何况他的武艺精华是在冷兵器时代历经战阵行之有效的东西,非不传,只是未遇其人。
姬龙峰有缘得拳谱,也许就遇到了高道,学到了精华。
既是精华,就会有人得益,更会视若珍宝。人生难得一知己,不是知音,谁肯把珍宝轻易付之??
就像王征南,不是最后生命到了尽头,徒弟尽心尽力的真心伺候,怎会以不传者传之?观其人品端正,更不会毁在他的手里,才会交给他。
就是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有的人挖空心思却最终徒唤奈何?
因某些人品行不端,为师的不可能随便糟蹋艺术。
形意拳的魅力无穷,真的走进去会令人陶醉,会为了追求艺术舍弃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