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为什么有些人练内家拳一辈子也不会用(第4页)

为什么有些人练内家拳一辈子也不会用(第4页)

近来有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形意拳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其中有人认为形意拳是“以动物形象姿态及特点来寄寓武术技击动作的要领和手法;套路动作简练;力重劲刚为其发劲特点”。

笔者对这种看法持有不同意见,愿在此提出,进行切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弛,则不能立于世。拳术中的进退、曲直、开合、刚柔、化发等等都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转化。

失去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就不能成立。这在传统术语中统称为阴阳,各派拳家都非常讲究阴阳互济与动静之机。

如果只有“力重劲刚”,而没有轻灵柔化,其将何以成拳?

形意拳的精髓,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河北形意自'神拳'李洛能以下各代传人,无不强调拳打自然,刚柔互济。

在李洛能遗留下来的拳经中,第一句话便是:“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精气神,神藏气内丹道成”。紧接着又明确指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

“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

这充分说明形意拳的根本是养气练神,内外兼修。“力重劲刚”只属练形练精阶段的一个方面,是初级阶段的练法。

即使在这个阶段,也有非力重劲刚的操练内容。

拳经中还说:“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

这就明确规定了形意拳要顺乎自然,以练神练气为主。

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是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神气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斯之谓内外相合。

其拳式动静合一,气势雄厚,既庄重而又轻灵;其劲路阴阳互济,刚柔兼备,既沉实而又圆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