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恤的车队缓缓朝着赤桥驶来。当马车快要靠近赤桥时,拉车的马突然发出一阵悲嘶,前蹄高高扬起,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一步。车夫见状,赶忙挥动马鞭,连续抽打了好几下,可马匹依旧惊恐地往后退,就是不肯过桥。
张孟谈见状,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上前对赵无恤说道:“主公,我听闻‘良骥不会让主人陷入危险’。如今这匹马死活不肯渡过赤桥,恐怕桥下有奸人潜伏,不可不仔细搜查一番。” 赵无恤听后,觉得有理,立刻下令停车,并命左右侍从仔细搜查桥下。
侍从们领命后,纷纷下桥搜查。不一会儿,有人回来禀报:“桥下没有发现奸细,只有一具死尸躺在那里。” 赵无恤听后,心中一动,说道:“这新修的桥梁,怎么会突然出现一具死尸?我看此人必定是豫让。” 于是,他命令侍从将死尸拖出来查看。
侍从们将 “死尸” 拖出后,虽然豫让的容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赵无恤还是凭借着一些熟悉的特征,认出了他。赵无恤不禁怒声骂道:“我之前已经法外开恩赦免了你,你如今又来谋刺我,上天怎么会保佑你这样的人!” 说罢,便命人将豫让拉下去斩首。
豫让听到这话,仰天悲号,泪水和着血水一起流了下来。左右侍从见状,问道:“你这是怕死了吗?” 豫让悲愤地说道:“我哪里是怕死,我只是痛心自己死后,就再也没有人能为智伯报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无恤听到豫让的话,心中一动,又将他召了回来,问道:“你之前侍奉范氏,范氏被智伯灭掉后,你却忍辱偷生,反而去侍奉智伯,不为范氏报仇。如今智伯死了,你却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这是为何?”
豫让神色庄重,义正言辞地回答道:“君臣之间,应以义相交。君主对待臣子如同手足,臣子自然会对待君主如同腹心;君主对待臣子如同犬马,臣子也就只能把君主当作路人。我以前侍奉范氏,他不过是把我当作一个普通的下属,我自然也只是以普通的方式回报他。但智伯对我恩重如山,他对我关怀备至,以国士之礼相待,我自然要用国士的方式回报他。这两种情况,怎能一概而论呢?”
赵无恤听了豫让的这番话,心中也不禁为之动容,但他知道豫让复仇的决心不会改变,于是说道:“你的心就像铁石一样坚硬,我不能再赦免你了。” 说罢,他解下自己的佩剑,递给豫让,让他自行了断。
豫让接过佩剑,说道:“我听闻‘忠臣不担忧自己的生死,英明的君主也不会埋没别人的大义’。承蒙您之前的赦免,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今日也从未奢望还能活下去,只是两次复仇计划都未能成功,心中的愤怒和不甘无处发泄。请您脱下身上的锦袍,让我砍上几剑,以此来表达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意,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赵无恤被豫让的忠义所感动,心中怜悯,便脱下身上的锦袍,让左右侍从递给豫让。豫让双手接过锦袍,紧紧地握住佩剑,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仿佛面前站着的就是赵无恤。他高高跃起,挥剑朝着锦袍连砍三下,口中大喊:“我今日终于可以到地下向智伯交代了!” 喊罢,他举剑自刎,当场身亡。
直到如今,这座赤桥依然存在,后人为了纪念豫让的忠义之举,将其改名为豫让桥。赵无恤看到豫让自刎,心中十分悲痛,当即命令手下将豫让的尸体妥善安葬。军士们将豫让砍过的锦袍呈给赵无恤,赵无恤仔细一看,发现锦袍被砍的地方竟然都染上了斑斑血迹。众人都惊叹不已,认为这是豫让精诚所至,连天地都为之动容。赵无恤心中更是惊骇万分,从此一病不起。至于他的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古典白话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