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芸摸着胸前柔软的花瓣,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花朵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扎根于历史的土壤,却向着未来的阳光生长,就像她们这个团队,既有金融老将的经验,又有科技新贵的锐气,更重要的是,她们懂得团结的力量。
远处传来汤姆的呼喊:“喂——三位女神!香槟快没了,要不要回来续杯?”
三人相视而笑,起身向宴会厅走去。海风带着海水的气息,吹起她们的发梢,紫荆花胸针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光。林晓芸忽然明白,这次胜利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当香港的金融智慧遇上科技创新,当女性的细腻洞察结合团队的集体力量,前方的路,远比维港的夜景更加璀璨。
庆功宴后的清晨,阳光透过陆明远办公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曼青抱着那架算盘原型机,林晓芸捧着笔记本电脑,秦雪梅拿着一份文件,三人像约好了似的同时走进来。
“明远,我们有个计划,”秦雪梅将文件放在桌上,标题是《紫荆科技金融实验室可行性报告》,“昨晚在维港边聊了很多,我们觉得,香港不应该只是国际金融中心,还应该成为传统智慧与科技创新的融合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曼青把算盘放在文件上,算珠轻轻晃动:“就像这架算盘,老祖宗用它计算贸易往来,我们可以用它的逻辑启发新的计算模型。香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深厚的商业底蕴,为什么不能成为‘东方硅谷’与‘金融华尔街’的结合体?”
林晓芸打开电脑,展示出一个数据可视化界面:“我分析了香港近五年的科创融资数据,发现生物医药和金融科技占比最高,但缺乏像硅谷那样的‘跨界融合’生态。如果我们能搭建一个平台,让金融人才和科技创业者直接对话,用算盘的‘精打细算’思维做科技投资,会不会不一样?”
陆明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那枚秦雪梅送的军功章,在指尖轻轻转动。徽章上的长城纹路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团结与坚持的故事。
“你们还记得华尔街那次反击吗?”他忽然开口,“晓芸用Excel挖出了关键信息,曼青用她的人脉搞定了首尔银行的关系,雪梅统筹全局稳住了军心。我们赢,不是因为某个人多厉害,而是因为我们把各自的‘算珠’都拨到了正确的位置。”
他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的中环街市:“香港就像一个巨大的算盘,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是一颗算珠。过去我们擅长用金融的‘算法’计算利益,未来我们应该学会用科技的‘程序’激活创新。这个实验室的想法,我支持。”
苏曼青兴奋地跳了起来,差点撞到算盘:“太好了!我已经联系了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学院,他们对算盘的数字化改造很感兴趣,还说可以加入AR技术,让使用者‘看见’算珠背后的数据流!”
“我这边对接了几个天使投资人,”秦雪梅补充道,“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投资‘传统智慧+科技创新’的项目,比如用区块链溯源普洱茶的茶马古道路线,或者用AI分析粤剧脸谱的色彩密码。”
林晓芸则调出一个新的Excel模型:“我模拟了实验室的运营模式,核心是建立一个‘跨界人才库’,用数据匹配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人才。就像Excel的VLOOKUP函数,找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