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九年,残阳如血,余晖如泣,仿佛是天地间最后的一抹血色,将新平佛寺的飞檐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暗红。姚苌站在佛寺的大殿内,仰头凝视着悬在梁上的苻坚尸体,那具曾经不可一世的躯体如今却如此脆弱,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飘散。
姚苌的喉结上下滚动着,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那白绫裹着的脖颈上,那脖颈似乎还在微微颤动,仿佛苻坚并未真正死去。手中的白绫还带着些许余温,这让姚苌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突然,他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猛地踹翻了脚下的木凳,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紧接着,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苻坚!你不是仁义之君吗?你不是以仁治天下吗?现在怎么不活过来骂我!”
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和绝望。殿外,狂风骤起,呼啸着吹过佛寺的庭院,吹得烛火明灭不定,摇曳的烛光映照着姚苌的脸,使他的面容显得狰狞如鬼。
这个曾经在前秦为官二十年的羌族首领,如今却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苻坚的生命,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他的行为,不仅在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最刺眼的血痕,更成为了后人评说的焦点。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更早的岁月说起……
一、夹缝求生的“最佳打工人”
姚苌出生于羌族姚氏部落,这个部落位于广袤的草原之上,周围环绕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奔腾不息的河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姚苌从小就与马为伴,驰骋于草原之上,感受着风的呼啸和大地的震动。
部落间的纷争与弱肉强食是姚苌生活中的常态。他目睹了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领土而展开的激烈战斗,也看到了强者如何欺凌弱者,弱者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这些经历让姚苌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才能生存下去。
姚苌的哥哥姚襄,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心怀壮志,一心想要带领羌族闯出一片天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姚苌对哥哥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他总是跟在哥哥身边,默默地观察着哥哥的一举一动。
在哥哥的影响下,姚苌不仅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还学到了不少权谋之术。他学会了如何洞察人心,如何利用他人的弱点,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冷静和果断。这些技能在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那个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年代,想要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又谈何容易呢?当姚襄率领着他的部众与前秦苻坚的军队对峙时,双方的实力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过后,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姚襄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不幸战死,他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姚苌跪在苻坚面前,他的身体因恐惧而不停地颤抖着。他瞪大双眼,望着哥哥那冰冷的尸体,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哭声凄惨而悲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哥哥哭泣。
“天王英明神武,我等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只求天王能放过我羌族部众!”姚苌的声音充满了悲戚与惶恐,他的哀求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着,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
苻坚站在姚苌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羌族首领。他被姚苌的“忠心”所感动,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只见他大手一挥,朗声道:“好!跟着朕,有肉吃!只要你们安分守己,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