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栀站在戛纳电影节特别单元展映的红毯边,手中攥着那封邀请函的复印件。风从地中海吹来,带着咸涩的气息,也带来了她和沈逸这一路走来的所有努力与坚持。
“你紧张吗?”沈逸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低沉而稳重。
她侧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比第一次进剧组时好多了。”
沈逸轻笑了一声,握住她的手,“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更踏实。”
两人并肩走上红毯,闪光灯此起彼伏。镜头下,他们不再是那个被粉丝攻击、被舆论裹挟的小演员和顶流明星,而是如今拥有自己工作室、独立制片能力,并成功将作品带入国际视野的创作者。
回国后,工作室进入了高速运转期。戛纳之行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期待。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拍几部电影。”夏栀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我们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生态,让中国故事真正走出去。”
沈逸点头,“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甚至要改变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式。”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但没人退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真正的转型,也是工作室能否站稳国际舞台的关键一跃。
资金问题最先浮现出来。三部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启动,预算远超预期。林川拿着财务报表走进办公室时,眉头几乎拧成一团。
“目前账面能动用的资金只够支撑两个项目,第三个必须找到投资方。”他说。
夏栀翻着手中的合同草案,“有没有可能找几个有共同愿景的投资人?不是单纯为了回报率的那种。”
沈逸摇头,“这种投资人太难找了。要么要求太多,要么根本不懂影视。”
“那就只能精简。”林川叹了口气,“哪个项目先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