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能精简。”林川叹了口气,“哪个项目先搁置?”
夏栀沉默了几秒,抬起头,“都不搁置。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优先完成剧本开发和前期筹备,等市场反馈稳定后再投入拍摄。”
沈逸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技术上的难题同样接踵而来。AI剪辑系统虽然引入了,但操作复杂,团队成员普遍不熟悉。特效合作方反馈说国内的素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后期制作进度。
“我们必须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夏栀召集技术人员开会,“我建议设立专项培训小组,由海外回来的导演亲自指导。”
“可时间来不及。”一位负责人皱眉,“项目周期已经很紧了。”
“那就加班。”沈逸语气坚定,“谁都不能掉链子。”
那一阵子,工作室灯火通明。每天凌晨两点还能看到剪辑室亮着灯,有人在反复调试画面色调;录音棚里,配音演员一遍又一遍地录制台词;剧本研讨会上,编剧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只为打磨出最精准的一句对白。
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第一部国际合作短片《归途》在亚洲电影节首映,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第二部纪录片《无声之地》入围威尼斯影展青年单元。第三部迷你剧集《晨光之下》在Netflix上线后,播放量迅速攀升,成为平台当月最受欢迎的非英语剧集之一。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开始坐不住了。
一家老牌娱乐公司率先发难,在业内放出风声,称夏栀和沈逸的作品不过是靠流量撑起来的“伪国际化”,缺乏深度和艺术价值。
紧接着,另一家公司挖走了工作室两位核心编剧,还放出消息说他们即将参与一部对标《晨光之下》的国际项目。
林川气得摔了杯子,“这群人真以为观众都是瞎的?”
夏栀却冷静得很,“他们急了,说明我们真的威胁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