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344章 岐仁堂三湿谜案:从舌脉到方药的中医破局(第1页)

第344章 岐仁堂三湿谜案:从舌脉到方药的中医破局(第1页)

楔子·梅雨诊疑

端午后的第七日,梅雨季的湿雾像棉絮般裹着青石板街。岐仁堂的铜葫芦幌子在檐下滴着水,诊室内飘着淡淡的艾香与药味。岐大夫正用细银针挑开一盏油灯芯,忽听木格门"吱呀"一声,闯进个拎着输液瓶的中年男人。

"岐叔!快救救我这肝!"男人捂着右胁弯下腰,额角冷汗混着雨水滴落,"西医院说胆囊发炎,输了九天液,疼得夜里能把炕席抓烂!"他妻子跟在身后,手里捏着一叠B超单,塑料袋子在湿冷的空气里发出脆响。

岐大夫放下银针,指节轻叩诊台:"李师傅,先坐下喘口气。"他打量来人:面色黯黄里透着青灰,像被雨水泡透的陈年宣纸,眼白处染着淡淡的橘黄,左眼角血丝如蛛网蔓延。

第一章·肝胆劫:出租车司机的午夜痛

(一)望闻问切·病机初探

李司机名叫李建国,开了二十年夜班出租车。他掀开汗湿的衬衫,右胁下拒按,连呼吸都牵扯着疼。岐大夫伸出三指搭在他寸口脉上,指腹刚触到皮肤便微微一沉——左关脉弦硬如弓弦绷紧,右关虽濡却暗藏滑象,尺部脉弱如游丝。

"夜里一点到三点疼得最厉害?"岐大夫忽然问。

李建国猛地抬头:"是!跟定了闹钟似的,疼起来像有把烙铁在烫肝!"

"《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布胁肋'。"岐大夫取过竹制压舌板,"张开嘴。"只见舌质红绛如熟透的杨梅,两侧肝胆对应区肿胀隆起,舌苔黄腻中夹杂着紫色瘀点,像稻田里淤着的烂泥。

(二)理法阐释·湿热瘀结

"你这病,根在肝胆湿热夹瘀。"岐大夫推开窗,让雨丝飘进半扇,"《临证指南医案》里叶天士讲得明白:'肝性刚强,湿热蕴遏,则其气不得疏泄,横逆为患。'你长期熬夜伤肝,又嗜食辛辣油腻,湿热像油锅里倒水,炸开了淤在肝胆经脉里。"

他走到药柜前,抽出《伤寒论》泛黄的书页:"看这茵陈蒿汤原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茵陈得春木之气,能疏肝利胆,像个向导引湿热从尿走;栀子清三焦郁火,好比打开灶台的通风口;大黄通腑泄热,是把淤堵的下水道疏通。"

(三)方药解析·君臣佐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