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清湿热不够。"岐大夫又翻开《本草纲目》,指着蒲黄与五灵脂的配图,"你舌下络脉紫暗迂曲,这是湿热久羁成瘀。加失笑散,蒲黄甘平入肝,能行血消瘀;五灵脂苦温走肝,善散血止痛。两味药相须为用,就像一对配合默契的工兵,专门破除肝经的'路障'。"
他提笔在宣纸上写下处方,墨字透着松烟香:
茵陈蒿30g 炒栀子15g 酒大黄9g(后下)
蒲黄12g 五灵脂12g(包煎)
郁金15g 姜黄12g 柴胡9g
生甘草6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注意看这柴胡。"岐大夫用笔尖点着药名,"《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我用它引药入肝胆经,就像给部队派个向导。"
(四)医嘱调护·情志饮食
李建国盯着药方:"岐叔,这大黄会不会太猛?我平时大便就不成形。"
"酒大黄经过炮制,泻下力缓而活血力强。"岐大夫放下笔,"更重要的是你得改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讲'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你开车时一堵车就骂街,肝气郁结最容易化火生湿。"他指了指窗外老槐树上的鸟窝,"你看那斑鸠,再急也不啄自己的窝。"
临走时,岐大夫递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有炒莱菔子和陈皮,每天煮水代茶。记住:晚饭少吃肉,睡前揉太冲穴,生气时喝口苦丁茶。"
第二章·脾胃困:奶茶西施的甜蜜烦恼
(一)望诊奇征·唇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