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嗨书

小嗨书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345章 岐仁堂夏日医话:空调房里的"风湿账"与薏苡麻黄的解困方(第2页)

第345章 岐仁堂夏日医话:空调房里的"风湿账"与薏苡麻黄的解困方(第2页)

正说着,里间又进来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个男孩,额头上密密麻麻全是淡褐色的小疙瘩。"岐大夫,孩子这扁平疣长了一年多了,抹了好多药膏都没用,西医说是什么病毒,可我们不信那套......"

第二则:扁平疣下的"湿毒结"

男孩叫明明,十二岁,低着头不敢看人,手指不停地抠着衣角。岐大夫仔细看了看皮疹,又翻开他的眼皮:"面色萎黄,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脉细而缓,这不是什么'病毒',是风湿郁于肌腠。"

明明妈叹了口气:"孩子就爱吃冰可乐,放学回家就钻空调房打游戏,很少出去晒太阳。"

"问题就出在这儿!"岐大夫转向小杏,"《脾胃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冰饮伤脾,脾主肌肉,脾虚则湿浊内生;空调伤肺,肺主皮毛,肺卫不固则外湿入侵。内外湿邪搏结在肌肉腠理之间,久了就结成这些疣赘。"

小杏恍然大悟:"就像梅雨季节墙根长的青苔,又湿又暖的地方才容易长。"

"没错,"岐大夫赞许地点头,"麻杏苡甘汤不仅能治关节风湿,还能解肌腠湿毒。麻黄开腠理,杏仁降肺浊,薏苡仁利肠胃,《本草纲目》说它'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再加上马齿苋清热解毒,木贼草疏风散结,焦三仙开胃化积。"

他一边写方子一边解释:"这方子看似平和,实则是'上下分消'之法。麻黄、杏仁从上面开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通调则水湿下行;薏苡仁、马齿苋从下面利小便,湿毒从小便而去;焦三仙健脾胃,断绝湿浊生成之源。就像治水,既要开渠引流,又要加固堤坝。"

明明妈看着方子疑惑:"大夫,这麻黄小孩也能用吗?"

"用量很轻,6克而已,"岐大夫笑道,"就像用小扇子扇风,把肌腠里的湿毒轻轻透出来。记住,服药期间千万别再吃冷饮吹空调了,每天带孩子去公园晒晒太阳,出点微汗,比什么药都强。"

第三则:药香里的"古今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送走明明母子,李阿婆的药也煎好了。小杏端着药碗吹了吹,忽然问:"师父,现在人得的病怎么跟古人不一样了?李东垣那会儿人是中暑乏力,现在人反倒是中寒湿疼。"

岐大夫坐在竹椅上,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日头,缓缓道:"时代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古人'冒烈日劳作田间',伤的是气阴,所以清暑益气汤用参芪;现代人'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伤的是阳气,所以要用麻杏苡甘汤散寒除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