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再和宋夫子、周王殿下,以及新学对着干!
这般一想,刘三吾豁然开朗。
刘三吾悟了。
那么既然决定要做好这兴学之事,首先,自己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态度,让当今陛下,看到自己的改变,以及对兴学的决意。
于是,而接下来向北边进发,刘三吾就展示了,为什么他能成为宋濂之下,在应天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儒,以及要做大儒,究竟该有怎样的思想觉悟……
首先,刘三吾就主动提议,要求每个前往北边兴学的人,都背着书箱,步行前往。
没错,就类似那些穷书生们进京赶考的时候,背后背得那个玩意。
这帮官员都哭了,又不是叫不起马车,轻装前行不好吗?
不好!
刘三吾义正词严,当初咱们年轻时候求学,谁都背过,隆冬大雪,也是如此。
怎么,老夫这把年纪,还能背得,你们在京中高坐衙堂,养尊处优,是背不动了?
这几年,受用了多少民脂民膏?
而且,此去北方,是要辛苦兴学,筹办学堂,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别觉得这么去很苦,他老刘可是调查过的。
北方受异族肆虐数百年,城池崩毁,道路崩坏,北方的学子,为了求学,动辄翻山越岭,只会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