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屿离开律所时,季彦平还是毛头小伙子,初出茅庐,人很青涩,现在已经站稳脚跟,独当一面。
“师哥,我不忙,你一定有事找我。”
李秋屿说:“好,我确实有事找你,聊聊吧。”
季彦平放下手中的事,李秋屿一开口,他仿佛就看见了久违的面孔,一张文雅的永远叫人如沐春风的脸。
第83章 李秋屿早忘记对季彦平的帮助,这种事,他从不往心里去。季彦平记得
李秋屿早忘记对季彦平的帮助, 这种事,他从不往心里去。季彦平记得很清楚,他非常穷, 人一穷就容易窘迫,李秋屿总是在不伤他自尊的情况下帮他,好似无意之举。他们先后入职同一家知名律所, 季彦平实习期间, 常被骂得狗血淋头,压力极大,几乎要出心理问题。李秋屿带着他, 非常耐心, 季彦平父亲过世早,李秋屿没比他大几岁,对季彦平来说, 年轻的李秋屿有种父兄的感觉。
人家其实也是很年轻的,年纪轻轻就可以做另一个小伙子的兄长,季彦平有时觉得不好意思。
他在李秋屿那里暂住过一段时间, 李秋屿爱整洁,做事特别抗压, 跟李秋屿在一块儿,季彦平重新变得开朗,他本来就是很外向很阳光的小伙子,他师哥师哥地叫着, 像李秋屿的亲弟弟。
但他明白,李秋屿却不喜欢跟人亲近, 他秉性温和,能力之余愿意伸出援手, 十分好相处,同时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离感。除却工作,李秋屿私下几乎无话,季彦平是很容易对人敞开心扉的,李秋屿没有心扉可敞,他喜欢独处,谁也不知道他的什么事,比如家在哪儿,家里有什么人,他社会关系成谜,好像一下子就是个法学生,又成了律师。
季彦平觉得师哥挺神秘的,他觉得两人最终会是亦师亦友,却只做到了“师”,没“友”。李秋屿不冷漠,他知人情,懂世故,不媚上,也不欺下,像高山,也像大树,正正好好的一个人,可他不热情,似乎不需要朋友,你跟他说了许多话,心想,这算是可以交心的朋友了,他不交心,他只听你说,不评判。他的事情,谁也别想打探一点。季彦平意识到这点后,苦闷了一些时候,他需要好朋友,他本身就是肝胆似冰雪的年轻人。
意识到李秋屿的性格,季彦平没法强求,他记得一些细枝末节,李秋屿压根没注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等他觉得能喘口气,日子稍微正常了些的时候,李秋屿要离开了。